十年以后,当我们再回想起这个2020年春节的时候,我想它最大的意义是让我们每个人都懂得了平静如常的日子是多么珍贵。
相信大家都有所感受,过去的春节假期,“全民抗“疫”,共克时艰”成为了整个假期里所有人都在关注和参与的一件大事,关于“新冠状病毒”的各类真消息、假消息、正面的、负面的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这难免会对我们心理和自身状态有所影响,恐慌、焦虑和不安的心理会不同程度的侵蚀到我们当下的每个人。
这次的疫情也像是一场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没有人能够拿着免死金牌、没人能够绝缘、甚至我们至今还看不清威胁我们的敌人长成什么样子、想站在前面抵挡住敌人以保护我们的父母、爱人和小孩而不能、想和敌人搏斗也不知道对方在哪个方位以及以什么形式存在。
为什么所有人都那么恐慌?
面对肆虐的疫情,有的人过度乐观——我就算不戴口罩,几率那么小,怎么可能会轮上我?有的人过度沮丧——每天待在家里,反复消毒几遍,洗手无数次,电视上每报一个症状或者一种新的传播途径时似乎都加重了自己感染的风险。
以前会觉得生病了,去医院,可是这次,这病毒似乎也给医生带来了难题。
我们的确定感被打破了,安全的屏障被病毒侵入了,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粪口途径,一个又一个,全员都处在应激(百度百科:由危险的或出乎意料的外界情况的变化所引起的一种情绪状态,是决策心理活动中可能产生的一种心理因素。)中,无论是医务工作者、普通民众、心理专业人士、还是各行各业的从业者。
为什么每个人都在寻求确定的感觉?
用谈恋爱举例,我们习惯用的形容词有:从一而终,你若不离不弃、我必生死相依,像美丽的爱情故事《梁祝》两个人宁可化蝶也不要分离… …这些都是稳定的、确定的情感的象征。
世界本身就是不确定的,也没有想象中美好,需要我们主动地去建构一些我们需要的东西,比如:琼瑶剧中的经典台词,“我要和你在一起,不管这辈子、下辈子、还是下下辈子。”如果直面现实,出去上班不知道还能否回家,这次分开不知道还能否见下一次,今天互道晚安后不知道能否见到明天的太阳,那世界简直是太可怕了,让人无法面对。
晚上睡觉时,对爱的人说一句“晚安,明天见”,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不知道明天到底能否再见,但是编织这样的“谎言”能够给我们建造基本的踏实感和稳定感。这可能所有人都讳莫如深的最大的“善意的谎言”。
疫情像一面放大镜
放大了人际关系、亲密关系中的小疙瘩,难以相处的父母与子女,因为疫情限制只能在一个空间内,原本可以使用一些防御机制,比如:否认——我们之间很好,没有任何问题,父母对我很好,他们辛苦挣钱供我上学,我一直很独立,不需要家人的关心。
现在,在面对疫情时,原有的防御机制不容易奏效,因为分走了一部分给恐慌、焦躁不安的情绪,留给处理家庭内部的就少了。
伴侣之间面对问题的心态都比较消极,会互相影响,在焦虑的心境下,谁都想被安抚、被看到、被关注,那么,可以泰然处之的特质在这个时候就会成为两个人之间的润滑剂。反之,会加重矛盾。
否认不了,逃离不了,每天面对着彼此,容易从保持距离的“相看两不厌”到没有距离的“相看两厌”。
活动范围受限会造成关系的紧张,距离缩小可以放大两个人原本的矛盾。
在泰国电影《永恒》中,尚孟被叔叔富商帕博收养长大,尚孟帅气又绅士,慢慢爱上了美貌又聪明的婶婶玉帕蒂,两个人暗通款曲,帕博为了惩罚他们,用铁链把两个人永远锁在一起,两个人本来很庆幸,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即使在一个房间,也不可能永远心灵上步调一致。渐渐从相爱走到了厌恶,想甩掉对方,但是办不到。最终,叔叔给他们一支手枪,玉帕蒂打死了自己,即便如此,恨他们的叔叔还是不肯解开铁链,尚孟带着死尸睡觉,最终砍断了玉帕蒂带手链的手,自己也疯掉了。
电影中是个极端的例子,可能不是很贴切,但是具有代表性,说明了想要维持持续而稳定的关系,需要心理和物理上的双重空间,而物理空间也会促进心理空间的维护。
应激状态下,会造成连续的“踢猫效应”
先给大家介绍心理学上著名的“踢猫效应”:一父亲受到了老板的批评,回到家就把沙发上玩闹的孩子臭骂了一顿。孩子心里窝火,狠狠去踹身边打滚的猫。猫逃到街上,正好一辆卡车开过来,司机赶紧避让,却把路边的孩子撞伤了。
这就是一种典型的坏情绪的传染所导致的恶性循环。一个人有情绪时,按照“踢猫效应”的原理,会传递到周围的人,也容易建立一个恶性循环,开启了“互相伤害”的怪圈。
举个例子
在做疫情特殊时期心理服务所接待的求助者中,有一位原本就容易焦虑、烦躁,和老公有些嫌隙,觉得老公不够关心她,疫情的出现,她的情绪变得更加不稳定,总是和老公发脾气,两个人的矛盾又加重了。
一家人一起面对疫情——这么大的事件(应激状态)下,每个人会呈现不同的反应,比如:焦虑、抑郁、愤怒、麻木,或者一些躯体反应(腹泻、失眠、心慌、盗汗等等)。如果本身家庭功能良好,可以相互安慰,消化一些状况;如果本身就有些问题,疫情作为一个突发事件,会加剧这些问题。
以系统的角度看,个人也是这样,平时已经带着情绪的负累生活,疫情的发生也会在他的背上再压上一根稻草。
当然,每个系统也都蕴藏着资源,家庭也是,个人也是,在神经紧绷到一定程度时,需要找个突破口泄下洪,解下压,我们可以趁这个时候,找找那个按钮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