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华璨心理咨询中心月例督导会于10月8日成功举办,本月案例督导培训,由著名心理学专家杨蕴萍教授为大家提供精神动力学取向的专业督导。
本次受督的两个案例来访者均为青少年个案,个案的心理问题呈现为缺陷型人格(边缘型人格结构)。杨蕴萍教授提出,对于心理问题较为严重的来访者,大家作为心理咨询师,一定要有对来访者的人格水平和心理病症情况有评估的能力与意识,评估之后再进行个案概念化的理解与分析。
北京安定医院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
IPA认证精神分析师
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系统督导师
中挪精神分析培训项目中方发起人
针对本次青少年来访者案例,杨教授对案例咨询师在前期对来访者的咨询互动过程中给予的铺垫性工作表示肯定。杨教授指出,尤其对于缺陷人格且带有精神病性的青少年个案,心理咨询师要摆脱日常习惯性的范式提问方式,要根据不同来访者人格水平差异的进行调整咨询中的沟通方式。对于这样青少年案例,咨询师要“蹲下来”来与来访者进行互动,给予耐心的陪伴与支持。针对缺陷型人格的来访者,心理咨询工作要采用专业的支持性技术。
杨教授同时强调,对于缺陷型人格水平并带有精神病性的来访者,心理咨询师要特别重视医院对来访者的诊断情况、治疗方案与用药情况。对于这样的来访者,咨询师要有意识并重视:医院的药物治疗与心理咨询都是非常重要的。在与案例来访者进行持续的咨询中,要特别关注和关心青少年来访者的服药情况,有必要时要与父母进行及时沟通。
此案例来访者为高中生女孩,伴有严重的强迫观念和强迫思维。这个来访者女孩一直存在“被害”的强迫观念,从其表现来看,来访者的心理痛苦有一些现实基础引发的大量幻想,未达到妄想状态。这样来访者的心理问题和人格水平,明显还处于未分化水平(未完成心理分离-个体化),来访者的内心感受与外在世界有大量的融合感,不能形成清晰的现实检验,即现实检验能力出现受损。
杨教授提出,每个来访者的心理创伤并不主要来自于外部,而更多来自于内心世界,以及内心世界与外部环境所互动出的结果。由此,一个人在出现心理问题和心理冲突时,如何保持其个体的心灵平衡,个体就要在虚拟世界(或幻想世界)中会找到让其可以自我强大与平衡自我的角色。
杨教授引用比昂的理论来强调,针对这样的来访者,当其在表达难以言说的痛苦时,心理咨询师要能够理解和感受到来访者内心此时的痛苦情绪与感受(β元素),咨询师要利用自身的健康的功能(α功能)来把来访者的痛苦感受帮其表达出来,以此变成来访者可以消化可以接受理解的情感(α元素)。
对于此案例中具有强迫症状的来访者,杨教授指出,要关注其是否有强迫和反强迫行为,强迫趋于非理性,反强迫更趋于理性。如果来访者没有反强迫行为,强迫症的患病情况更为严重。杨教授引用比昂的理论提到:思想与思考是对立的,形成了阻抗。智者与钝者是对立的,钝者内心有隔离,也便会让咨询师也产生无力感。
比昂指出,思想需要思考人本身、思考人自己的思考过程。弗洛伊德认为,思想的功能是减少紧张;而比昂认为,思想的功能是处理紧张。比昂曾说:最高级、最成熟的防御机制是思考,没有什么事情是思考解决不了的。
由此,杨教授讲到,陪伴缺陷型人格来访者的心理咨询,就是要充分发挥心理咨询师的α功能,帮助来访者处理其内心痛苦情绪感受(β元素),逐步激发来访者的思考能力(thinking,α功能)。如此的循环往复,心理咨询就是逐步陪伴来访者提升其心智化水平的过程。
针对第二个案例的来访者,杨教授仍强调,对于缺陷型人格的来访者,要特别关注来访者的心理症状,并进行清晰的心理评估,再结合来访者的问题症状进行概念化理解。此案例来访者也是高中生女孩,被医院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从心理咨询师的案例报告来分析,杨教授提出,临床中患有复杂性PTSD的病人非常容易被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
关于来访者与心理咨询师的移情和反移情,杨教授提出,作为精神动力学心理咨询师,要擅于利用反馈和诠释的工具技术。心理治疗的过程,是帮助来访者构建获得和满足自我情感需要的能力,而不是给来访者真正的情感需要。心理咨询师,要帮助来访者提升自身内化客体和获得情感心理需要的能力。
杨教授对于此案例来访者的分析,一般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会伴有轻躁狂发作,同时伴有自我夸大的行为,此个案没有明显此类症状。复杂性PTSD患者一般用药效果不是那么直接明显,心理治疗的作用与需要更为重要。从此个案的用药情况来看,也存在药物治疗效果不太明显的情况。杨教授提出,复杂性PTSD的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相对来说都是比较困难。心理咨询师,要有意识和能力评估能区分双相情感障碍和复杂性心理创伤(PTSD)的差异。
关于来访者与心理咨询师的移情和反移情,杨教授提出,作为精神动力学心理咨询师,要擅于利用反馈和诠释的工具技术。心理治疗的过程,是帮助来访者构建获得和满足自我情感需要的能力,而不是给来访者真正的情感需要。心理咨询师,要帮助来访者提升自身内化客体和获得情感心理需要的能力。
最后,杨教授讲到,心理咨询师作为社会上的助人者,我们奉行“大爱、善行”的精神与原则,同时我们是专业的社会助人者,我们要提升专业的心理咨询技术来传递这份“大爱、善行”,我们更要坚持“中立、节制”的原则,以促进来访者的心理成长和自我功能发展为核心与主旨。
感谢杨教授为华璨心理咨询师团队指引方向,让华璨心理咨询师团队始终走在专业化的道路上,帮助心理上一时迷茫的人们走出痛苦,重新拥抱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