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北京华璨心理咨询中心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篇文章,比起网瘾更可怕的是孩子没活在真实世界中,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如今,很多孩子都成了“低头党”,只要一有闲暇,就拿起手机玩各种各样的游戏,不搭理大人,不爱说话,也很少与同龄人社交。
这些孩子似乎生活在一个与世隔绝的虚拟世界中。孩子们为什么喜欢用玩游戏,来逃避面对现实前些天,王者荣耀这款游戏一直被声讨,腾讯成了让未成年人沉迷的罪魁祸首,其实,只要你认真观察比沉迷游戏更可怕的是中国孩子一直生活在和游戏一样的虚幻关系中。
他们的父母每天都在假模假式的陪伴孩子,就像是以家庭为背景的一个游戏,尽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孩子来到身边亲昵,不出十分钟。
爸爸必然会说:“我要去工作了,你找奶奶去玩。”
陪孩子的每一分钟都有抓心挠肝般的煎熬感,如果不能逃离现场,都会窒息死人的其实转过头进了自己的房间,拿起手机就开始瞎看。
工作显然没有陪孩子那会儿那么迫切,「要去工作了」是一个自己都能把自己感动的借口全职太太虽说每天都在孩子身边,但她每时每刻关注的都是该做饭了,该洗衣服了,该上早教了,该读故事了。
没有把孩子当作一个活生生的人认真听清楚孩子的需求和感受家里的老人几乎是24小时眼睛不离孩子的看护着,但她最关注的是不要磕了碰了,饭要多吃,衣服要多穿,觉要多睡。
在老人眼里,不把自己累个半死是养不好孩子的,当然她们不知道,累己1000,也害了孩子每个人都用自己的方式建构了一个大型综合家庭游戏每个人都用自己的一套装备杀往属于自己的目的地。
孩子被教导着要如何更好的活着,从来不是按照自己的需要和意志生活,也未曾活在真实的情感体验中。
当然,在这场大型游戏中,父母也给孩子准备了N多装备:识字、学英语、画画、舞蹈……装备越多,才越能立于不败之地。这跟虚拟的游戏没有一点区别,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李雪在《当我遇见一个人》中,讲到一个案例:“一位朋友小时候弹钢琴,她形容爸爸看自己弹琴时的感觉,就像在欣赏自己买回来的艺妓。”
——父母看不到孩子的生命本身,看到的是孩子的功能价值。
当每个孩子的情感、感受不被看见的时候,他没有办法感受到爱和被爱,孩子只是一家人用来表达爱的道具。
他虽然被众星捧月般宠着,但心里体会到的却是恒久的孤寂。这跟在游戏中,有何区别大部分父母,都在迫切的以各种手段逃离他们的孩子,父母们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忙起来,把“不能陪孩子”变成一件情非得已的事情——爸爸要赚钱养家、要应酬;妈妈虽然在家,但要给孩子做一个独立女性的好榜样,所以忙着充电学习,忙着创立自己的小事业。
当然,父母在自己忙的时候,也不会让孩子闲着,他们把孩子送到别处去受教育,为此——养活了学而思、新东方这样的课后补习班;养活了N多外语机构、课外兴趣机构;养活了N多夏令营、亲子旅行产业;当然,还有饱受诟病的网络游戏。
还有一种更隐蔽的假陪伴,每到假期,家长都会安排出时间,专门带孩子出门旅游,辗转于一个个热闹的景点、游乐场。
这既满足了陪孩子的假象也免于自己独自面对孩子的焦虑。
不是说不能带孩子出门,或者家长不能出去工作了。
问题的关键在于当我们做这些事的时候,是不是一种逃避——避开了最真实、孩子最需要的部分,用虚假的角色式陪伴,带大了你的孩子。
在我们有时间的时候,尝试心无旁骛的、安静的陪伴孩子,而不是一边应付,一边想着莫须有的工作或家务当孩子遇到明显的学习、交往或生活习惯类障碍时,耐心去了解孩子每一个不良行为背后的原因和诉求,帮助孩子自己看到并做到拿出信心和诚意跟孩子修复不够友好甚至破裂的亲子关系,跟孩子成为朋友,陪孩子不在于时间多少,只有我们不去改变对方,才有真正的陪伴带孩子出门的时候,把陪伴当成“主目的”,把旅游当初“副目的”,你们不再是走马观花般完成行程,而是共同经历一段难忘的生活体验大部分的人急于逃离孩子,是因为我们无法面对自己,我们受够了自己,拼命想到别的地方忘掉自己。
所以,才有了那么多借口,才有了一定要去的诗和远方,才有了像鸦片一样的游戏的存在,帮助我们一次次逃避面对真实的自我。
如果把人生比作钟表,顺时针随波逐流的人生就是一遍遍的轮回,逆时针破茧成蝶的方向才是涅磐,这辈子好不容易为人,不要轻易放过自己才对。
而孩子的到来,是我们最接近涅磐的契机,你会彻底的看清自己的模式。
然后打破、碾碎、重建,跟着孩子重新长大一遍。
你这辈子最重要的使命就完成了,生命的绝对成长,就是每个人终其一生要走的朝圣路,值得你花更多的时间来面对。
当然,工作经历也可以是一种修行,但显然那个环境不那么真实。
我知道,一旦你看清了这一切,你立刻就会给自己找借口——我不工作,家里没收入怎么办?我不像你们,有条件在家陪孩子。
“我总要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来实现自己的价值,而不是要把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
我没见过哪个人因为在家陪孩子不出去工作,最后全家饿死的。
说到底,是你那些永不满足的物质欲望、攀比之心、对自己和孩子未来生活的恐惧,让你停不下来。
那些没有被“真心”陪伴过的孩子,一辈子都会有一种无可救药的孤独感。
这就为他将来的“各种成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殊不知,你如果不能在这一刻停止,你和你的孩子这辈子都不会有丰盛富足的感受,不会有真正的幸福和快乐——这跟钱多钱少没任何关系。
渴望爱与陪伴而又得不到的亲子关系,通常需要持续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心理咨询,才能疗愈生命最初的缺失与破碎。
你曾经缺失的、伤痛过的,不要再继续复制给自己的孩子,不要让他再体验一回。
所以,为了你自己,为了自己的后半生,也为了孩子今生的幸福——回到属于你的世界中,做好一个父母应尽的所有职责——像小时候你渴望父母如何来爱你一样,去爱你的孩子。
并且,当你真正在爱孩子、连接他时,你内在的生命就会被激活、你的童年也会被疗愈——你会发现,生命原来可以如此幸福、踏实、快乐。
以上就是为您推荐的关于亲子教育的内容《比起网瘾更可怕的是孩子没活在真实世界中》希望对你有所帮助!